环境保护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人民政府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函,提醒各地根据区域预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相应级别预警,果断采取响应措施。
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空气质量差异、学校教学条件,以及学生停课涉及到的家长看护、教学安排等多方面因素,将此前统一停课措施调整为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属地实际情况,指导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的防护措施。具体而言,预警启动条件为:蓝色预警为预测未来将出现1天重度污染;黄色为预测连续2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橙色为预测连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其中1天达到严重污染;红色预警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时,也要启动红色预警。
按照环保部要求,京津冀统一了预警分级标准,考虑了污染物单日高浓度值的因素。新版《预案》与津冀地区统一了预警分级标准,并要求在空气重污染橙色及红色预警时,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在全市禁行等。对比新旧两个版本的应急预案发现,其中,蓝、黄两色预警的启动条件不变,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标准加入了对污染物单日高浓度值的考量。据悉,目前北京环保和交管部门已做好本市及外埠国I国Ⅱ轻型汽油车数据库与交通执法系统的对接工作。对停产停工措施也是因地制宜细化。
限行措施实施后,交管部门将采取现场和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执法。预警标准加入污染物单日浓度值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结以往经验,针对应急预案实施中反映出的问题,按照总体措施力度不减、重点措施细化加强、局部措施优化调整的原则,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我们可以看到,在采取应急措施后,污染加重程度变缓。
扩散条件的阶段性好转,促进了污染物的扩散,打断了污染物累积的进程。市交委加强各市管高速公路冲洗降尘。他进一步解释道,另外,根据市环保局督察情况反馈,还有很多部门和企业也参与了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是由于工作无法量化,没有计算在细颗粒物减排贡献之中。市经信委、市环保局联合开展涉气各类生产企业污染管控,市经信委限产13家污染排放重点企业,市环保局检查涉气企业987家。
那这项评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该成员告诉记者,原来这项评估工作复杂程度及科技含量满满:评估工作流程为应急响应措施汇总、应急响应措施分项量化、数值模型模拟和工作成效评估4部分。市国土局巡查待建地块、征地拆迁工地247宗。
据数据显示,在16日和20日,空气质量均较预测级别好转,就是短时气象条件的改善。重污染期间,市气象局(市人影办)15日至18日每晚10时左右开展地面碘化银增雨作业,市环保局(市大气办)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程督察。由于这些内容无法进一步细分量化,我们在评估的时候将其归为机动车管控对细颗粒物的减排贡献。市环境监测站、环科院、气象台对空气质量进行了全程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保障。
在此期间,我市各相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应对重污染天气呢?据了解,市城管委开展大规模冲洗除尘,出动1.9万台次冲洗作业车辆,对城市道路、出入城通道和绿化带实施全覆盖冲洗,环卫工人全夜班作业,全天候清扫保洁。在收集到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后,技术团队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会对措施落实后的减排情况进行量化,再带入自主开发的以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为核心的NAMPCS城市级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平台进行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定性结合半定量分项评估应急响应启动工作措施后的工作成效。市公安局加强路面管控力度,联合市城管委开展运渣车等大型货车管控。为了评估各级政府及部门、大众响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成效,首先我们技术团队会通过市大气办汇总收集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施工工地、道路、生产企业、机动车、露天烧烤和露天焚烧管控情况。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以后的措施量化工作会更加精细,评估工作能够高效快速开展。那么这个成效评估工作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工作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环科院大气团队,团队成员表示,这项工作不仅可评估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全市人民响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成效,还可为未来重污染天气应急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作了题为11月15日至21日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成效评估显示我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削减约11%的新闻报道。市房管局开展拆棚改项目全面监督检查,暂停扬尘工地数79个、面积34.6万平方米。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对应急措施的快速成效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技术比较先进,但还需要在清单技术、模式预计等方面持续改进。那么,这些应急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该成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应急措施主要的作用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在污染气象条件下,延缓大气污染加重程度。同时,市城管委加大了对露天烧烤、焚烧管控,市农委强化了秸秆禁烧督查,各区(市)县政府也按其属地原则采取管控措施以配合市级部门共同开展减排工作。市建委、市城管委、市国土局和市房管局通过联合开展施工工地扬尘及工程机械管控,其中市建委检查934个工地,处罚259个工地,其间暂停扬尘工地514个、面积331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暂停87个。我们还注意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预案措施,配合市公安局路面管控工作,绿色出行,进一步延缓了大气污染加重程度同时,市城管委加大了对露天烧烤、焚烧管控,市农委强化了秸秆禁烧督查,各区(市)县政府也按其属地原则采取管控措施以配合市级部门共同开展减排工作。
为了评估各级政府及部门、大众响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成效,首先我们技术团队会通过市大气办汇总收集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施工工地、道路、生产企业、机动车、露天烧烤和露天焚烧管控情况。据数据显示,在16日和20日,空气质量均较预测级别好转,就是短时气象条件的改善。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以后的措施量化工作会更加精细,评估工作能够高效快速开展。在此期间,我市各相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做了哪些努力应对重污染天气呢?据了解,市城管委开展大规模冲洗除尘,出动1.9万台次冲洗作业车辆,对城市道路、出入城通道和绿化带实施全覆盖冲洗,环卫工人全夜班作业,全天候清扫保洁。
我们可以看到,在采取应急措施后,污染加重程度变缓。市国土局巡查待建地块、征地拆迁工地247宗。
市经信委、市环保局联合开展涉气各类生产企业污染管控,市经信委限产13家污染排放重点企业,市环保局检查涉气企业987家。市交委加强各市管高速公路冲洗降尘。市房管局开展拆棚改项目全面监督检查,暂停扬尘工地数79个、面积34.6万平方米。市建委、市城管委、市国土局和市房管局通过联合开展施工工地扬尘及工程机械管控,其中市建委检查934个工地,处罚259个工地,其间暂停扬尘工地514个、面积331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暂停87个。
这是我市首次开展对应急措施的快速成效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技术比较先进,但还需要在清单技术、模式预计等方面持续改进。那么,这些应急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该成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应急措施主要的作用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在污染气象条件下,延缓大气污染加重程度。
由于这些内容无法进一步细分量化,我们在评估的时候将其归为机动车管控对细颗粒物的减排贡献。我们还注意到,广大市民积极响应预案措施,配合市公安局路面管控工作,绿色出行,进一步延缓了大气污染加重程度。
本次空气质量的好转,也依赖于污染过程中气象条件的波动使得大气扩散条件改善。那这项评估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该成员告诉记者,原来这项评估工作复杂程度及科技含量满满:评估工作流程为应急响应措施汇总、应急响应措施分项量化、数值模型模拟和工作成效评估4部分。
在收集到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后,技术团队在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会对措施落实后的减排情况进行量化,再带入自主开发的以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为核心的NAMPCS城市级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平台进行计算,并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定性结合半定量分项评估应急响应启动工作措施后的工作成效。市公安局加强路面管控力度,联合市城管委开展运渣车等大型货车管控。重污染期间,市气象局(市人影办)15日至18日每晚10时左右开展地面碘化银增雨作业,市环保局(市大气办)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程督察。作了题为11月15日至21日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成效评估显示我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削减约11%的新闻报道。
他进一步解释道,另外,根据市环保局督察情况反馈,还有很多部门和企业也参与了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是由于工作无法量化,没有计算在细颗粒物减排贡献之中。扩散条件的阶段性好转,促进了污染物的扩散,打断了污染物累积的进程。
市环境监测站、环科院、气象台对空气质量进行了全程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保障。那么这个成效评估工作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工作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环科院大气团队,团队成员表示,这项工作不仅可评估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全市人民响应重污染应急措施的成效,还可为未来重污染天气应急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有效缓解雾霾天气,破除大气污染,杨金路街道全员上阵,在全街道开展污染物巡查清洁行动。日督查日上报,将巡查情况第一时间反馈至街道环保所,再根据问题类别划分到相应部门专项整治,清洁、整改两不误。